《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武举制度始于唐代,在宋、元、明时期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和侧重点,清代在继承明代武举制度和科考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统治者极力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武举科考的内容、招生对象、人数及考试规范等进行了变革,使其更加符合统治阶级对武备人才的选拔预期和要求。从整个清代武举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康熙时期对武举科考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持续时间最长。康熙爱新觉罗·玄烨于1622 年继位以来,不仅继续推行武举科考制度,而且对武举制度进行了数次有影响力的改革。康熙皇帝亲政之后,收回了包括武举在内的科举殿试的所有阅试权力,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特制条规,用于武科人才的选拔。在康熙时期,康熙本人自亲政后无一例外的参加了所有武举科考的殿试环节[1],表明了康熙对通过武举选拔武备与军事人才的重视程度。康熙皇帝对武举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是针对当时武举科考过程中的诸多弊端进行的。
康熙执政初期,武举科考层级分为四级,分别是武童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有关武举的考试程序,大体上仍沿用顺治时期所制定的旧有体系[2],这一时期的武举制度虽有改革,但对各级考试体系并未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革内容多偏重于新增或修改考试规定。到了康熙中后期(1689-1722 年),康熙皇帝总结了前期的改革经验,对武举科考的内容、制度、方式和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全国参加武举科考的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考生对象方面,开始允许并鼓励士兵参与武科考试,这一巨大的变化直接促使了参加武举考试的考生人数迅速增加,武举考试各个环节面临的竞争更加趋于激烈。另外,康熙皇帝对武科考试的书籍目录进行了重新勘定和增删,使武科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更加契合朝廷选人用人的倾向,广大考生也因此有了明确的备考目标和方向,使武举考试对人才的选拔更加有针对性。康熙时期的改革使清代的科举制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武科取士制度变得逐渐公平与合理起来,通过改革后的武举科考制度,使真正有文韬武略的才俊之士被清廷统治者不断发掘和起用。
1 康熙时期推行武举科考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1.1 国内政局不稳,战争频繁发生
在康熙皇帝统治初期的频繁作战中,他发现军队中优秀武备人才非常缺乏,急需选拔和补充。另外,康熙皇帝发现满人入关之后,对于武事与武备等事宜逐渐懈怠,八旗子弟开始以参加文举科考为主要的进身方式,满人原有的引以为傲的武事制度趋于荒废,由于八旗子弟长时间不习武事,造成能上马拉弓、执戈征战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康熙指出:“文武两途,乃治天下之要务,不可偏重。今观八旗,各令子弟专习诗书,未有讲及武事者,殊非我朝以武功混一天下之意[3]。”由于八旗已无法充分提供对外作战所需的优秀武备人才,迫使康熙皇帝需要借助武举制度来选择优秀的武官。然而从顺治时期开始沿用的武举科考制度一直没有重大变革,武举开科选士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加上国内频繁发生的战争,使康熙皇帝下定决心对武举科考制度进行改革,改进武举选士的程序与方法,为军队选拔优秀的武备人才。
1.2 武备人才匮乏,康熙重视武举选材
康熙初年,为了应对来自边疆地区的骚乱与侵扰,清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到战事上,这一时期的武备人才奇缺,因此,康熙亲政之后,着力改进武举科考程序,以期选拔大量武备人才补充到部队中去。武举科考的殿试环节康熙皇帝均亲自参与,并和大臣一起讨论武备人才选拔和武举科考制度的改革等诸多事宜。[4]武备人才选材环节,康熙更是亲力亲为,在1676 年举行的一场武举考试中,“康熙皇帝二次于瀛台设御幄,检阅武举生员的骑射技勇[5]。”在康熙皇帝主持的21 次武举殿试中,除了康熙三年(1664 年)与康熙六年(1667 年)未亲自参与阅试考生的骑射技勇外,其余19 次的武举殿试均亲自到场主持与阅试。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在阅试武举考生的内场试卷时,感慨道:“国家所重者为疆,简用武臣,大有关系。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6]。”可见康熙皇帝对当时武备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还是不够满意,通过武举选拔和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军事人才,是康熙秉持的军队建设理念和要求。因此,从国防与军备的角度,可以看出康熙皇帝非常重视通过武举科考对各地武备人才进行推举、选拔、录用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