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如果我们认认真真研究每个城市的个性、赛事需求、营销亮点,通过人为的规划形成城市特色、“一城一品”,会发现还有很多丰富的赛事资源值得发掘。
“有人认为‘并非每个城市都需要一场马拉松’,也有人认为‘任何城市都能量身打造一场适合自己的马拉松’。您的答案是什么?”
面对《支点》记者的提问,以马拉松赛事运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智美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智美”)董事局主席任文,给出的答案是后者。
“马拉松赛事并非都是42.195公里的长跑,并非都得央视直播、全城戒严——马拉松也能办成半程赛事,也能办成5-10公里的迷你马拉松。如果认真研究每个城市个性、赛事需求、营销亮点,会发现还有很多丰富的赛事资源有待发掘。”
宏观数据上可见端倪:201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仅13场,2015年达到134场,业内人士推测今年会突破200场。
而智美财报的字里行间,也透出了马拉松赛事的热度。2015年,智美运营的马拉松赛事项目为5场,今年则拿下包括广州、杭州马拉松在内的35场赛事。
“国内马拉松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美国每年登记的马拉松赛事有2000多场,中国的数量只有其1/10,在竞技、管理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任文说。
路跑没有性别标签
《支点》:我个人认为您身上有三个标签,第一个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硕士的教育背景。以传媒背景进入体育领域,您有何感触?
任文:其实从产业格局界定,传媒、体育都能归属于文化产业。既然都是做文化产业,那就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比如,文化产品大多都是无形的,你没看电影、赛事前,并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而这种好奇能使品牌增值无限放大。
不同之处则在于,每个文化产品对人精神层面需求的关注点不同。文艺作品是观赏性需求,体育则是观赏+参与,这也是体育和其他产业最大的不同之处。
《支点》 :体育产业从业者一般以男性居多,“女性企业家”这个标签对您从事体育产业有何意义?
任文:中国人都喜欢把性别标签放得很大,其实在体育领域,性别标签并非那么重要。
从体育竞技角度看,大部分女性成绩甚至比男性要好。从企业层面看,经营者首要任务是打造合适的商业模式,性别则是次要因素。
不过,现实生活中女性经营者确实很不易,但也有很多优势,譬如在以男性为集群的体育产业中,女性更能获得理解和尊重,沟通起来也会更有效率。
我们跟中国田径协会(简称“田协”)合作较多,田协副主席杜兆才是运动员出身,我们的交流就很有效率——他从专业角度提出高屋建瓴的意见,我则从产业运营、产业支撑角度对这些需求提出建议。
《支点》:智美在路跑领域十分成功,而您也有“跑者”的标签。跑步除了是您事业领域外,对您个人还有哪些意义?
任文:去年智美赛事运营收入达3.45亿元,有IP(版权)的项目路跑,成为我们体育赛事运营项目的最大产业。
而对于我个人,跑步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是文科生,以前并不是运动的狂热爱好者。但我从事体育产业后,受身边运动氛围影响,同时工作压力让身体“报警”,于是也开始尝试跑步。
我的运动目的,跟大多数中国人是一样的,不是为了追求像职业运动员一样取得好的成绩,而是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智美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任文。
体育赛事生命力会相当之长
《支点》:现在马拉松赛事很热,会不会过了这阵新鲜劲后,效应就过去了?
任文:我不认可这种观点。一方面,体育IP跟其他娱乐产业不同,赛事价值不会像电视节目般一夜爆红,但生命力会相当之长,而且越老越长,如奥运会、世界杯都持续了好几百年。
可以看到,过去十年,体育产业稳坐美国娱乐产业头把交椅,把好莱坞影视、拉斯维加斯博彩都抛在脑后。
另一方面,按马斯洛需求原理来讲,人类最高层级是精神信仰的追求,而体育满足了人最核心的精神信仰,包括公平与自我挑战。
以马拉松为例,不管你在哪儿毕业、年龄大小、贫富与否,在起跑线上都是平等的。你首先得挑战自己,当训练有回报时,精神需求才会得到满足。
此外,马拉松赛事魅力还在于其未知性。
一部电影再好看,看5遍也足够了吧,但参加比赛不会。你参加马拉松每次配速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你永远都是好奇,永远都会“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