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目的。
高等教育是莘莘学子历经高考选拔后进入的新的人生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四年是开阔视野、增进学识、提升专业素养的黄金时期。高等教育对于刚成年的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近年高校扩招、专业细化,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需紧随时代潮流,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进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通识性。近来教育部公布了一批即将面临淘汰的高校专业,给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敲响了警钟。在专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提高专业课程水平、设置高校特色课程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本文通过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体育管理方向),简称“体育管理”专业,近八年来的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变更,结合专业同学实际反馈和个人经历与观察,得出现今以体育管理专业为代表的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据此提出该专业的优化途径。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查阅现有有关课程设置的文献,结合现有近八年的专业培养方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体育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途径。
2. 体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1]。体育管理专业近八年的课程设置的整体框架没有太大变化,但在细节处体现课程设置的学期变化和课程名称的改变。一方面反映了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体现了现有改进中的不足,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结构和老师专业素养方面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结构相对合理,但理论课占比较高,缺乏实践。
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及公共选修课四类课程。由于管理专业倾向于通识教育,即各个门类都有所涉猎,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广度,因此大一期间学生的修读课程集中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上,并以经济学、高等数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为代表。虽然大一期间的课程注重门类多样,但近八年来的通识课程较为单一,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数较少,学分要求较低,课程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基本素养课程学习需求[2]。进入大二,课程设置开始倾向专业细分,并以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主,以公共政策学、职业体育管理、公共行政学为代表。进入大三后,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选修课及公共选修课,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想上的课程,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
整体而言,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符合各高校设计思路的——大一打基础,大二专业深入,大三专业进一步深入并按意愿自主选课,大四更加自主——且课程设置结构相对合理。但通过与该专业同学的交流及笔者个人经历,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没有问题,但在授课上(或课程命名上)存在过于理论化的现象。体育管理专业需要培养“懂体育、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掌握体育运动规律和体育事务知识的人才,是活跃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的关键[3]。但在本科培养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约七成的课程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缺乏与实践结合。该专业学生普遍反映理论上的知识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失去继续上课的兴趣。
2.2 部分课程修读年级不合理,学期间缺乏连贯性。
虽然从整体上看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大纲走向是合理的,但部分课程存在修读年级不合理及课程缺乏连贯性的问题。体育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在大三下学期确定导师并在当年9月写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关于体育管理专业的科研方法概论却在大二下学期开设。换言之,一年前上的课若不经过刻意复习不会对毕业论文的开题和写作有指导作用。另外,多数课程不具备连贯性,即八成的课只开设一个学期(16周),没有关于该课的后续课程,这在专业必修课中(如公共政策学、体育管理学)很常见。这样的课程只能让学生对该课有大致的了解,想深入了解专业课只能和老师课后讨论,难以给学生的专业课打下足够扎实的基础。八年来,培养方案对这类现象有所改进,但多数专业课程依然只开设一个学期,不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2.3 淘汰了部分与时代连接不紧密的课程,但专业教师力量尚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