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这是一所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的小学,校门前是一条窄窄的、人车混行的道路,不时有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驰过。学校周边正经历着一场城中村的旧村改造工程,几座仅存的低矮的小平房记录着这里的往昔。
陈春红,1987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从教29年,先后担任一线语数教师兼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校长兼十八里店学区发展理事会理事长。兼任中国教育学刊学术研究员、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会理事。曾获得多项荣誉:被评为朝阳区教育年度人物、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走进校园,让人心情顿时宁静下来。学校不大,但干净整洁,满眼绿色,让人赏心悦目。建于20年前的教学楼曾是这一带最好的建筑,如今历经风雨之后,在朴实无华中透着特有的文化气息。
这就是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一所见证着朝阳区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迈进的典型学校,近年来正逐步成长为有影响力、有示范性的首都特色名校。
师生到北素里中学考察学习
在三楼的校长室,笔者见到了校长陈春红,面带浅浅的笑意,显得沉静而自信,优雅中透着干练。就在第三届“中国教育之声论坛暨教育改革家年度盛典颁奖典礼”上,她被授予了“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校长”的称号。
从传统中寻找特色
走在十八里店小学的校园里,让笔者赞叹的是,这里的学生个个身材匀称、结实,肤色健康,几乎看不到城市学校常见的“小胖墩儿”或“豆芽儿菜”。这一切,都源自于陈春红在这里践行的一个基本教育理念。在十八里店小学,陈春红把体育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仅从一个细节就能说明,学校创编了5套体操,有绳操、武术操、篮球操……这样一周五天,每天大课间操的内容都不重样,深受学生喜欢。学校上下午各一次大课间活动,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
体育健体,既是对学校历史的尊重,也在继承中有创新。陈春红以武术为突破口,她从首都体育大学武术专业新招聘了一位教师。有了师资,就有了一片天地,武术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创编了武术操,组建了一百多人的武术训练队,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精英表演队。机遇属于有所准备的人,学校的这些工作得到了区教委体美科的支持,帮他们引介了武术俱乐部的专业教练,使学校的武术教学一下子上了新台阶。就这样,学校的武术之路越走越开阔。全区中小学武术比赛,十八里店小学年年拿第一,又从区里走向全市、全国。如今,武术当仁不让地成了这里的一个特色项目。
陈校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书
慢慢地,篮球、乒乓球、跳绳、健美操、打花棍……一个又一个特色项目在十八里店小学生根开花,使学校的体育办学特色越来越鲜明,内涵越来越丰厚。
与“体育健体”相呼应,陈春红又提出了“诗文修身”。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古诗文诵读,每周必有一天,学生们利用早读、午读和晚读时间进行古诗文的主题学习。应该说,这一武一文,既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也是一种办学策略,其目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在规范中走向卓越
细节决定成败。应该说,在陈春红接手时,这所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已经积淀了良好的基础,怎样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呢?陈春红就从精细化管理入手,把学校的理念、制度、规范、管理流程,一点一点地落实到教师的行动中。
比如说,在教学规范上,她明确提出,作业批改不能马虎,一个对勾的大小都有规定,为此,她甚至专门请来区教研中心的专家对教师们进行指导。
这些习惯,看似是细枝末节,实际上却从深层次上反映出了教育的品质及内涵。在这些细小的改变中,十八里店小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区教育管理先进校的验收;2005年,学校成为“十五”期间区50所素质教育示范校之一。
陈春红很清楚,学校的特色发展,要以规范管理为基础。没有健全的制度、明晰的赏罚和良好的执行力,再美妙的办学理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在创建学校体育特色的过程中,陈春红通过制度建设和活动平台的搭建,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创建体育特色不仅仅是体育教师的事,只有教师全员参与,才能最终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她经常这样跟教师们说。